量子保濕噴霧 胸膜 養胸時代 美白 保濕 美胸養胸保健

原來是睡眠障礙引起?改善耳鳴的第一步是...

中時電子報
中時健康網
改善耳鳴的第一步,反而是先解決睡眠問題,並想辦法減量、放慢呼吸,中斷惡性循環。圖片來源:健康365
改善耳鳴的第一步,反而是先解決睡眠問題,並想辦法減量、放慢呼吸,中斷惡性循環。圖片來源:健康365
字級設定:

原來耳鳴不一定是耳朵的問題,而是大腦過度活躍導致的感知異常。人如果沒有辦法好好睡覺,或是長期性地呼吸過度,就有可能讓腦神經過度興奮,結果引發像腦鳴、耳鳴這類的感知異常。

耳鳴的定義是:「感覺上是從耳朵聽到的聲音,而這聲音的來源很清楚是來自於頭部而不是外在世界,病人的意志力無法操控聲音的出現或消失」。

神經生理學上對「耳鳴」的定義是,實際上並沒有音源刺激,你的聽覺皮質卻變得活躍起來。從最前頭負責接收聲波的毛細胞(hair cell)到最末端的大腦皮質,任何一個地方出問題,都可能會出現「耳鳴」。換句話說,耳鳴是一種過度活躍的知覺,因此患者會經常聽到一些原本不會感受到的聒噪聲音。

一般病人難以相信的是,雖然周邊的聽覺神經系統任何一部位的問題,都可引起耳鳴,但聽覺皮質的過度敏感,才是最主要的原因。最貼切的證據是,就算把聽神經切掉,也有一半以上的病人,耳鳴完全沒有改善。當左耳有耳鳴時,遮住左耳,可能會讓耳鳴在右耳出現,驗證聽覺皮質的代償與過度活躍。

有趣的是,其他神經生理系統上的刺激,例如觸摸雙手、下巴開閤、按壓額頭,改變雙眼凝視的焦點,常會改變耳鳴。這也說明,耳鳴不只是中耳、內耳的問題,還牽涉到更上層的神經節點與大腦皮質。

常被忽略的是:耳鳴跟情緒、以及自律神經系統的關連。耳鳴往往會帶來惡性循環: 聒噪擾人的耳鳴,常會讓人心情不好、心神不寧、擔心自己發生什麼重大的身體問題,同時幹擾睡眠,導致失眠。而失眠、心情不好、自律神經系統不穩定、過度疲勞,又會讓聽覺皮質的過度敏感惡化。

◎睡眠障礙、睡眠呼吸中止與長期性的過度呼吸,可能引發或惡化耳鳴

臺灣治療耳鳴的權威醫師賴仁淙表示,睡眠障礙、睡眠呼吸中止症,是常見引起耳鳴的原因。約有百分之七十的耳鳴病患,都伴隨有睡眠障礙的問題,而且越睡不著耳鳴越大聲。

另外,關於神經內科疾病,目前也已有研究指出,過度呼吸會增加體內氧氣量,進而形成更多氧自由基。我們的大腦對氧氣相當敏感,如果我們持續性地過度呼吸,過量的氧氣與氧自由基會不斷刺激我們的中樞神經,不僅呼吸中樞的調控會失衡,腦神經管控的一些感知反應與自律系統,也會開始產生異常。

所以改善耳鳴的第一步,反而是先解決睡眠問題,並想辦法減量、放慢呼吸,中斷惡性循環。一旦改變過度呼吸的習慣,能夠讓身體安穩地睡個好覺,腦中與耳中的小蜜蜂就會悄然飛走,還你清淨的睡眠品質。

(中時電子報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yadonis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